为啥印裔高管多?这有个“印吹死挺”的答案 | 毛克疾
世界500强企业,尤其是硅谷高科技行业频现印裔高管层的身影。相比之下,在西方与印度裔地位、体量、背景相似的华裔群体,却很少取得可以比肩的成就。这种反差几年来一直为中国互联网舆论所关注。
实际上,印裔在西方顶级企业取得巨大的职业成功,固然有印裔天资聪颖、努力拼搏,得以登上人生巅峰的微观一面,但其也反映出印度国内教育、经济长期发育不良,无法抵御西方国家对于印度人力资本的疯狂虹吸这一结构性的宏观背景。
印度投入西方职场竞争的人口基数远高于中国,这是印裔比华裔取得更多职场成功的最根本原因。对于中国优秀本科生来说,发达的研究生院系统、成规模的科研体系、庞大而活跃的企业部门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道路选择,因此出国留学对他们来说只是众多选择之一,而从来不是唯一选择,甚至连主要选择也未必算得上。但是,对于印度的优秀本科生,尤其是以选拔严格而著称的印度理工学院(IITs)而言,印度研究生教育远远落后于本科教育,科研机构规模微小且投入不足、企业部门虽然竞争激烈但是体量极小,因此出国留学反而成为最主流和最理性的选择。
中印两国不同的国内发展局面,造成两国出海人才选择不同的竞争策略。中国海外人才在最终进入职场竞争之前往往要经历几次大分流:毕业的要考虑是否留在美国就业、就业的要考虑是否留在美国长期发展、长期发展的要考虑是否要跳槽回国。随着中国发展步伐加快、中美差距相对缩小,华裔人才选择很大,他们不必绞尽脑汁在西方职场拼死一搏,而是可以随机应变改变发展路径。但是对印裔人才而言,印度和美国的经济发展差距虽然近年来有所缩小,可收入待遇、职业发展仍有天壤之别,因此同一批印裔人才从出国留学、职场竞争一路优胜劣汰,没有明显的分流,最后突出选拔效应。“兔子永远跑得比猎狗快,因为对于猎狗失败不过少一顿饭,但对于兔子失败就意味着死亡。”中印两国不同发展塑造出了华裔和印裔不同的竞争策略,这是决定职场竞争的引导性因素。
目前在西方大公司的高管团队中,印裔比华裔更为显眼是客观现实,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印度教育体制机制的优越性。恰恰相反,印度的人才只能被西方所用,反映出的是印度遭遇“人才虹吸”的困境和无法抵御这种“虹吸”的无奈。
(本文转载自2019年5月21日环球网评论)
这是摇头小哥毛克疾主编主编的公众号哦,对印度感兴趣的同学们,可以添加南亚研究通讯,关注更多毛克疾相关作品。
更多毛克疾的文章:
马尔代夫大选“变天”背后, 5%经济增长为何未保亚明连任 | 毛克疾
从美国恐慌到抢人大战:中国正处在科技产业大爆发的前夜 | 陈经 毛克疾
印度“阶段制造业促进项目”:新版“进口替代”政策?| 毛克疾
印度经济为何遇数十年未有之危局?改革难动“奶酪” | 毛克疾
背景简介:本文作者毛克疾,科技与战略风云学会会员,南亚问题专家,微博@公文包携带者克疾,知乎@穆克疾。文章2019年5月26日发表于微信公众号 南亚研究通讯(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4MjkyNjA0NA==&mid=2247483738&idx=1&sn=31370f9645104c898be0a9ca986092cb),风云之声获授权转载。 责任编辑:孙远